过去一年,我经常往返于西藏日喀则和吉林长白山之间,两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建成启用后,我国的VLBI网由原来的“四站一中心”升级为“六站一中心”,观测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都大幅提高。
每次站在这些庞然大物前,我总忍不住思考:大科学装置的价值是否完全发挥出来了?显然,所有的大科学装置,最终都要服务产出重大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而非仅仅生成一堆数据。
以天文台为例,科学家每次申请的望远镜观测都会以数据形式记录下来,但因为各种原因,有些数据得不到及时分析处理,出现科学家“占数为王”的现象,不利于科学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其实,国际上有不少重大天文成果就是研究团队从开放的存档数据中挖掘出来的。
我在张江科学城调研时,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的科学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大科学装置应该是一个产生数据、保存数据和开放共享数据的核心,但目前所产生的这些数据都到了各个课题组、研究组的手上,成了数据“孤岛”。
大科学装置的寿命可达数十年,它们将见证几代科学家的青春。我们的任务不是“占有”这些装置,而是让它们成为孕育创新的土壤。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比亚迪最冠军的冠军版终于来了!5月25日,宋ProDM-i冠军版...
日前,车质网从海外获取了凯迪拉克凯雷德纯电版车型假想图。根据外媒...
2023年被视为奶粉行业关键拐点,随着婴配粉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和二...
去年,“早C晚A”的风刮了许久……全网的“颜究生”们紧跟潮流,抓...
在口服美容的竞争日益升温之际,作为重量级选手的汤臣倍健也放出了“...
,3C品牌制糖工厂Candysign预热新款硬糖氮化镓充电器,支...